一個人脾氣不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童年的養育環境決定的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一些人脾氣不好,其實脾氣不好的人,並不是天生的,脾氣不好的人,往往來自童年的養育環境。

Sponsored link

一個人脾氣不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童年的養育環境決定的

愛發脾氣的孩子,往往源於童年的缺愛

童年對於每個人的成長都有極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在童年中沒有收穫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往往我們的脾氣就很差。

我身邊有一個同事,他的脾氣很容易點爆,那時身邊的同事都會自動自發地遠離他。後來有次和他深入聊天才發現,原來從小他的母親有三個孩子,而他從小就不受母親待見,母親最喜歡的是老三,對待老三超級好,他感覺自己是一個特別沒有愛的孩子。

所以一旦遇到什麼問題,他都會通過發脾氣去解決,事實上他發脾氣只是想要引起關注而已,想要通過這個方式讓別人注意到他。

如果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人能夠很好像容器一樣接納我們的脾氣與內在需求,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脾氣就會慢慢消融了。

而那些發脾氣的過程中,往往源於內在的需求沒有滿足,脾氣是情緒的直接反應,也深刻體現了我們內在需求,我們需要學會向內看,看到那些沒有被滿足的東西,然後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的脾氣就會慢慢得到釋放。

Sponsored link

一個人脾氣不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童年的養育環境決定的

學會控制脾氣過程就是慢慢療愈自我過程

如果我們懂得了脾氣背後是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我們最重要是要去療愈自己原生家庭所受的傷害。

心理學發現,我們要想療愈曾經童年的傷害,最重要是接納自己父母的認知水平,如果我們懂得了自己父母在那時認知水平就是這樣,或許我們就明白,責怪父母對自己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接納父母的認知水平,才會讓我們知道,父母也是有自己的局限,父母曾經對我們所受的傷害也是無意識造成的。

一個人脾氣不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童年的養育環境決定的

而幸運的是我們自己在不斷成長,保持覺知的過程就是對自我進行更好的昇華與療愈。

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明白,任何發脾氣的方式對待我們沒有任何好處,了解自己發脾氣背後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與其通過發脾氣去解決問題,洞察情緒背後真實需求,才是治本的最好方法。

Sponsored link

我們最需要是找到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沒有被深深愛過,我們可以先學習愛自己,通過愛自己,療愈曾經所受的傷害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方式。

我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改變自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改變去影響他人。

學會愛自己,往往能夠讓我們更好療愈曾經缺愛的表現。學會愛自己,我們才不會隨意亂發脾氣,因為你會了解到發脾氣不是愛自己表現,而是對自我的傷害,甚至是一種自甘墮落與自我放棄過程。

一個人脾氣不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童年的養育環境決定的

提升自我的認知,讓自己更好的愛人

一個人如果想要讓自己脾氣變得越來越好,最好的方式是去重新提升自己的認知。當我們意識到父母由於認知的缺乏,導致對自我的傷害,那麼我們需要明白,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我們才會避免被再度傷害。

事實上,很多人療愈自我原生家庭,往往也是意識到父母對我們影響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明白,人生更多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我們是有能力可以做出改變,可以變得更好。

如果我們接受這個意識,我們就能奪回自我的人生主動權,把父母任意傷害我們的權力重新奪回來的,而是更好去愛自己, 避免自己再度被傷害。

Sponsored link

如果我們總是停留在過去的漩渦中走不出來,本質上是我們感覺到自己無能為力的狀態,我們就會陷入到“習得性無助”狀態中,認為自己是沒有任何辦法做出改變。

一個人脾氣不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童年的養育環境決定的

事實上,每個人要想讓自己內心力量增強,我們就需要明白,人生的主動權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給的,唯有和他人劃清良好的界限,我們才能夠勇敢地進行自我療愈。

我們從來都不屬於任何人,我們是獨立的個體,對待父母我們可以有恩情,但是我們不要因為他們是父母,就可以任意傷害我們。

那些脾氣不好的人,我們最重要的方式是走出自己原生家庭所受傷害,並且不斷進行自我認知,更本質了解自我內心的渴望,我們就能從走出來,重新去追求屬於自我生命的東西。

生活是一種成長與自我釋放,改變自己脾氣的過程就是提升自我的過程,當我們能夠借由認知持續進行自我昇華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自我成長和進步,更深刻理解,那些過去所受的傷害和禮物其實都是共同存在的, 唯有好好的原諒與放下,看見與持續成長,我們的脾氣也會變得越來越溫和。

(Visited 1,22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