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如果讓你選擇,是成為讓人喜歡的人還是討厭的人,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前者。

Sponsored link

但其實,仔細想想,想成為被別人喜歡的人,其實也挺累的。因為這意味著,你要按照對方的喜好、標準來要求、展示,甚至改變自己。

被別人討厭,心裡當然會不舒服;可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也可能自己反倒討厭起了自己。

人生真難,到底該怎樣才能活得幸福一些?

如果我說,有這麼一本書,可以幫你解開心中的疑惑,你願不願意一起來讀一讀?

這本書,就是由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作家古賀史健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它其實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也可以說是對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的理解與解讀。但因為採用了“哲人”與“青年”辯論、對話的形式,所以並不像一般的專業書那樣枯燥晦澀。

Sponsored link

它讀起來不難,整本書的辯論其實都在圍繞“幸福是什麼”、“如何才能獲得幸福”這兩件事來進行,你甚至可以用兩個晚上快速讀完它。

但要真正讀懂它、接受它,並且能按照書中的建議開始有所行動,那卻是一件挺難的事。

書中的許多觀點都有些顛覆,而且直戳痛處。

全書以“哲人”和“青年”每一夜的對談為一章,就生活選擇、人際關係、人生自由、幸福的根源、自我接納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

書中的許多理論涉及到了心理學巨頭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分歧,看似在圍觀神仙打架,其實更多的衝擊來自於“原來的那個自己”與“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在掐架

如果你把這本書當作人生困惑的一味“解藥”,它真的要算一劑“猛藥”了。今天小暖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味“猛藥”的療效到底如何。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心理創傷根本就不存在?

弗洛伊德與阿德勒的理論之間挺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看向過去”的心理學,而阿德勒是“看向現在”的心理學。

Sponsored link

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所受到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

但是阿德勒卻主張“目的論”,認為我們的過往經歷並不是我們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賦予這段經歷的意義,也就是“我們如何看待這段經歷”。

舉個例子,男孩A是個實打實的“死宅”和“社恐”,多年躲在房間裡閉門不出。只要踏出房間半步,馬上就會心悸不已、手腳發抖。

如果想要幫助這樣的人改變,通常我們會先挖掘他的過去。比如父母關係不和、在學校或者職場受過心靈創傷等等讓他成了現在的樣子。

我們可能會通過讓男孩明白“錯不在自己”,幫他卸下心理包袱,邁出第一步。

但在阿德勒看來,這樣的分析方法不夠積極,甚至會陷入某種虛無主義和悲觀主義之中。

“如果過去決定一切,而且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不就會束手無策了嗎?這樣不就很有可能會讓人對世界絕望、對人生厭棄嗎?”

Sponsored link

如果用阿德勒的理論來分析男孩A的行為,剛好是“因果顛倒”的。他認為,男孩是由於不想到外面去,才製造了不安情緒。

因為一直憋在房間裡可以讓父母擔心,把父母的關注集於一身。相反,如果踏出家門,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成為茫茫人海的平凡一員。

所以,在阿德勒看來,每個人的不幸,其實都是自己親手選擇的結果,只是有一些是有意識的,有一些則是無意識的。

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最為積極的一面:

既然是“自我選擇”的,那就有改變的可能。

有人認為阿德勒是在否認過去,可我倒覺得他只是不希望人們沈溺於過去。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現在盛行的“原生家庭論”。

Sponsored link

儘管原生家庭的影響毋庸置疑,但如果一味強調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和後果,也會容易讓人走向“把一切責任推給別人”的另一種極端。

“誰都無法完全理解痛苦的當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當做保持‘特別’的武器來用,那人就會永遠需要不幸。”

讓自己成為可憐的受害者,便可以把未來歲月中的一切不順遂、不滿,統統推給原生家庭,自己則不必承擔任何“選擇錯誤”的責任。

阿德勒專治這種“逃避”,逼著人做出改變。

改變之所以很難,不是因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為你沒有勇氣

阿德勒心理學是建立在每個人都可以改變的基礎之上的。可話雖如此,我們都知道,想要改變,真不是一般的難。

正當我和書中的那位青年一樣,帶著十二般的渴望,想要和哲人求得有效方法時,哲人用一句話,給了我當頭一棒:

“你之所以沒法改變不幸,是因為缺乏勇氣。和過去或者環境,以及能力不足,都沒啥關係。”

Sponsored link

很多時候,我們沒法做出改變,正是因為自己在不斷地暗暗下著“不改變”的決心。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改變之後會遇到什麼問題?如何應對這些變化?也許我們都不得而知。難以預測的未來,會讓我們充滿不安。

更何況,改變並不一定就會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準還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痛苦或者更加不幸。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現狀有一千一萬個不滿,卻依然硬撐著保持現狀的原因。畢竟,不改變要來得更輕鬆、更安心,不是嗎?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這種體驗簡直太真實了。比如我們羨慕朋友性格開朗、會聊天,也想要變成那樣的人,但可能我們在社交中還未開口,先被自己的“心魔”絆住了腳步。

我主動聯繫她,會不會被冷落?我開口聊的話題,會不會讓他覺得很無聊?要是我說著說著冷場了,那多尷尬。

哎,也許我的性格就當不了社交達人吧,這麼內向、無趣,難怪不會有人喜歡!

Sponsored link

凡事一上升到性格層面,基本上連想要改變的慾望都沒了。我們只是羨慕了一秒鐘,就繼續躲在“舊人設”的殼子裡苟且度日。

所以,說穿了,我們也可以把阿德勒心理學當成“勇氣的心理學”。書中將人們普遍缺乏的這份勇氣概括為以下兩點:

  • 被討厭的勇氣
  • 甘於平凡的勇氣

當我們擁有了這些勇氣,“改變”自然也就變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而我們同時也就擁有了獲得幸福的自由。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一切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整本書金句不斷,有許多都值得敲黑板、畫紅線。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當屬:

“一切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的厲害就在於他的洞察一切和一針見血。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的各種煩惱,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哪一件不來源於人際關係?

與父母無法和解的關係,與公婆不可調和的矛盾,與伴侶不被理解的苦惱,與孩子無法親密的症結,與上司不被認可的委屈,與同學不被歡迎的煩惱……

Sponsored link

被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際關係所糾纏的我們,分分鐘想逃到無人島,讓自己落得片刻的清靜。

但其實,沒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島。只要活著,就很難呆在人際關係真空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羈絆。而想要把自己從人際關係中徹底解放出來的方法,只有一條,那就是:

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

想要做一個被所有人喜歡、認可的人,就得把自己活得八面玲瓏、有求必應。這種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人人想要追求的自由背道而馳。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但自由,也同樣有代價。在阿德勒看來,這樣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刻意追求被他人認可,身上的人際關係枷鎖才能自動解鎖。

但我們也知道,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易。就連一向以“老娘”自居的小S,也會因為得不到別人的認可而在節目裡痛哭流涕。

記得在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里,有一集邀請了歌手信。小s在聊天的時候抱怨,自己唱歌那麼努力,但就是沒人買賬。

本來是想求安慰的小s,卻被信潑了一盆冷水。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他覺得小s在其他方面所做出的付出和努力,遠遠不及主持來的專注和認真,又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唱歌得不到認可呢?

信一席扎心的話,把小s惹哭了。她的淚水裡充滿了自己的努力、才華沒被認可的不甘與委屈。小s希望,她展示的每一面,都能被大家喜歡。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可在阿德勒看來,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一種只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想要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就要學會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

要想做到這點,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變:

自我接納

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樣的自己,然後盡量朝著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如果我們對得了60分的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自我肯定。

真正的自我接納,是誠實地接受了60分的自己,在這個基礎上再思考如何才能更接近100分。

他者信賴

如果我們把人際關係的基礎建立在“懷疑”之上,懷疑朋友、家人、戀人,那麼對方也肯定能夠感覺到這份懷疑,憑直覺認為“這個人不信賴我”。由此一來,就沒辦法建立起更加積極的關係。

只有我們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才可以構築更加深厚的關係。

他者貢獻

主動邁出人際關係課題的一步,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考慮“我能給這個人什麼”。

而上面說到的這三個方面,其實也是一個互相促進和影響的閉環。

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信賴他人。正因為對他人給予了無條件的信賴並且能夠真心視他人為夥伴,才能夠做到對人有所貢獻。正因為對他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從而做到“自我接納”。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當我們接納了那個並不完美的自己,我們便自動獲得了甘於平凡的勇氣。

當我們明白了這世界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要註定做個普通人,過普通的一生;當我們知道了“普通並非無能”、“平凡並非平庸”,我們便能擁有“不喜歡我就不喜歡吧,反正我超喜歡我自己”這樣的信念,停止討好別人,學著擁抱自己。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學會分離人生課題:分清世界上的唯二兩件事, “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哲人尖銳的指出了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

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這裡的“課題”,白話來講就是“事兒”。也就是,在一段人際關係中,要學會分清哪些事是你自己的,哪些事是別人的。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而辨別是誰的“課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舉個大家都深有體會的例子,可能對於學齡的孩子來說,我們與娃最大的矛盾就在於“學習”這件事上。但其實,學習僅僅是孩子的課題。當我們命令孩子學習時,就是在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我們與孩子的矛盾衝突便不可避免。

當然,阿德勒心理學並非推崇“放任主義”,並不是說,我們要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而是應該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們自己的課題,父母只是一個從旁幫助的角色。

總把孩子的課題當做自己的課題,會讓我們慢慢產生“孩子就是我的人生”的信念,讓我們在無意識中失去了自我。

不僅是孩子,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沈重而痛苦。

記得在日劇《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凪一直活在媽媽的期待當中。媽媽覺得她天生自來卷,頂著個爆炸頭很不淑女,她便每天早上起床拉直頭髮做個乖乖女;媽媽覺得她應該進入大公司,有穩定的工作,她便一直隱瞞自己辭職的事。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她並不是不知道這樣的自己很累。但沒辦法,她太體恤母親,知道她是因為一個人帶大她,現在又獨自在鄉下生活,無依無靠,所以才用控制女兒來刷存在感。

她帶著理解一直在忍讓自己的母親。直到有一天,她鼓起勇氣對母親說了下面的話: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那一刻,她終於明白了:媽媽要如何生活下去,是她自己的課題,要由她自己揹負。

如果你能這樣想,“一直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是父母的課題而非你的課題,是不是就釋然了許多?

如果你能這樣想,“信任別人”是我的課題,“如何對待我的信任”是對方的課題,是不是就能放下對“關係會破裂”的擔憂而勇敢邁出社交第一步?

如果你能這樣想,“別人喜不喜歡我”是別人的課題,我該做好的課題是“喜歡自己”,是不是就能不那麼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了呢?

寫到這裡我倒是想到了PET裡的“問題歸屬原則”,它告訴我們,要在親子關係中看到在發生矛盾的當下,到底是誰擁有問題。

比如父母早上趕時間,孩子卻在磨磨蹭蹭;孩子在屋裡吵鬧大叫,影響到父母工作或者交談;這都是孩子的行為影響到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屬於父母擁有問題,用阿德勒的話來講,就是父母的“課題”。

而孩子被朋友拒絕了,感到挫敗;孩子對老師的批評感到生氣或者委屈,這些都是孩子擁有問題,是孩子的“課題”。只有搞清楚了問題的歸屬原則,才可以進一步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看,其實很多時候,道理都是相通的。

PET也好,阿德勒心理學也罷,都是在向我們強調:“每個人生來都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我們沒法主宰別人的人生,即便是孩子的人生,也是如此。

就像書中所說:我們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它喝水”。

每個人的人生,終究需要自渡。

別把人生弄得太深刻,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

阿德勒認為,世界很單純,也沒必要把人生搞得太深刻。

正如書中所言: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世界裡的,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

許多人把人生比作登山,認為人生是一條不斷攀登的“線”。而代表“死亡”的山頂即是終點。所以,我們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只是“在路上”。

“在路上”的我們,仿佛永遠只是一個“過客”,帶著宿命論的色彩,沒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在這一點上,阿德勒顯然更加積極。

他強調,要把人生理解為無數個點,每個點代表一剎那,而人生就是由連續的一剎那組成。

所以,我們要活在此時此刻。

不念過去,不懼未來,將人生高光聚焦在當下,認真而不深刻。

與其忙著不斷去制定計劃和目標卻不行動,倒不如多想想現在的我能做些什麼。

有人說阿德勒心理學已經上升為某種人生哲學。雖然這些道理看似好像人人都懂的心靈雞湯,但真要付諸行動,可能要花很多年才能參透。

也許,這本書對於迷茫的你來說,會是一盞指引方向的燈塔。但如果你想要在哲人的解答中,找出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許你會有些許失望。

在我看來,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它幫助你換了一種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看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

它逼迫著你從安全殼中走出來,去直麵人生。它看起來既殘酷又有力。

從這點來看,比起從頭至尾的閱讀,這本書可能更適合隔段時間讀一小節。因為,那些看似淺顯的文字,需要歲月去稀釋,需要閱歷去領悟。

此外,這本書還有個同名日劇,每一集通過一個刑事案件,來梳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的知識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看,也許可以對理解這本書有一定的幫助。
讀書|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在讀這本書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阿德勒看來,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掩卷的那一刻,我明白了:

原來,真正能獲得幸福的人,他們都在慢慢地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接近他們,就能接近光。

-END-

(Visited 4,936 times, 1 visits today)

2 thoughts on “先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內在的真正自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