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從一個思想上的矮子,成為行動上的巨人?
January 2, 2021 2021-01-02 13:20如何才能從一個思想上的矮子,成為行動上的巨人?
知乎上,有人問:我如何才能從一個思想上的矮子,成為行動上的巨人?
其中有一個回答說:
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感。
其實,對目標感認識不清,正是很多年輕人普遍缺乏動機的主要原因。
反問一下自己,有沒有做過這幾件事:
1.年初立了flag,但是春節沒過完flag就倒了。
2.跟風減肥,拼命運動節食,可沒堅持幾天就放棄了,開始大吃大喝,不僅沒瘦反而胖了兩斤
3.想要戒菸,然後忍了幾天又繼續抽,每年下定決心100次,然後第101次告訴自己“下次繼續”
如果你出現過這樣的狀況,或者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建議你看看威廉·戴蒙的這本《目標感》。
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當今世界研究人類發展最傑出的學者之一,被譽為“影響世界的50位心理學家之一”,兒童心理學權威巨著《兒童心理學手冊》(全8冊)總主編,斯坦福大學教育系教授,斯坦福大學青少年中心主任,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
在《目標感》這本書中,他不僅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了什麼是目標感,目標感的重要性,更告訴我們,如何培養下一代的目標感。

01.什麼是目標感?
扎克伯格說,具有強烈“目標感”的人天生具有魅力,能夠吸引他人的追隨,這種人更有可能改變世界。
那麼,什麼是目標感呢?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說明一下,什麼是“目標”?
目標是指為了完成對自我有意義,同時對自我以外的世界也有意義的事情時,產生的穩定且可概括的意圖。
比如:完成一份老闆要求的PPT,減肥到90斤,或者早上六點起床。
而目標感指的是在意識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並在行動上心無旁騖、 朝它靠攏。
當你只想應付的完成一份工作時,“完成工作”就是一個目標;而當你想要通過更好的完成工作,提升自己,證明自己的時候,這份信念,就是目標感。
當你跟風減肥,立了一個flag:瘦到90斤的時候,這個flag就是你的目標;可當你為了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而進行減肥和早起的時候,這就是一個目標感。
根據目標感程度的不同,可以將人群分為四類:
疏離者:不採取任何積極努力去追逐目標,也不會表現出對目標的渴望。
空想者:會表達出關於他們想要實現目標的想法,但很少或幾乎不採取積極行動去實現這些想法。
淺嘗輒止者:經常從一項活動跳到另一項活動,對於這些活動和他們想要達成的人生目標之間的關聯性全無了解,很難在一個目標上保持專注投入。
目標明確者: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實現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並且採取了相應的行動去實現他們的抱負。

02.目標感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做事很拖延的習慣?
無論是找工作,做事情,還是日常生活,無論做什麼事,都想要拖一拖。
這種“拖一拖”的狀態,其實也是來源於目標感的缺乏。
《目標感》的作者威廉·戴蒙曾對一些年輕人做出調查,問他們說,如果不努力工作導致失業應該怎麼辦?
有人回答他說:那正好,我媽媽肯定會非常願意養我。
這種回答讓他非常擔心。
其實,積極的拖延並無壞處,最主要的問題是很多年輕人似乎並沒有在積極尋求答案。
人們拖延,逃避,更多的原因是優柔寡斷,而不是積極反思;更多是方向迷茫,而不是追逐明確目標;更多是矛盾心理,而不是內心堅定。
缺乏目標感,機會就會轉瞬即逝,並可能由此產生自我懷疑和偏執。
更可怕的是,有許多年輕人總是頻繁的跳槽,卻從不考慮工作,崗位之間的關聯;隨心所欲的生活,卻沒有想過隨心所欲的後果。
只能到年紀大了之後才後悔,想要彌補,卻又力不從心了。
一個真正有目標感的人,他的方向是清晰的,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不會輕易向困難低頭,也不會輕易放棄。
即使遇到困難,也會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斷地調整自己做事的方法,直到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當一個孩子有了目標感,他會更專注於自己未來的發展,而不會沈迷於電視和遊戲。
當一個大人有了目標感,他會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看待眼前的利弊得失,不會因為一次工資的漲降,一次加班而隨便放棄一份工作。
“目標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追尋夢想的腳步和前進的速度。

03.如何培養孩子的目標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目標感,書中列了要做和不要做的幾點:
不要做的:
第一,不能控制欲過強,成為直升機式父母
很多父母因為過於擔心孩子的未來,過於在意孩子,總是喜歡過度的掌控和監管孩子。
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無論孩子多有興趣,都不許做。
而在學習上,又給予過去的關注:
看書要陪著,寫作業要陪著,去輔導班也要陪著。
結果就是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打算,只知道一句:我媽說的算,我爸說的算。
長大後一旦離開父母,就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不會做了。

第二,不要總是對工作不滿,總是抱怨
很多人回到家裡,都喜歡嘮叨,抱怨幾句。
原本以為這是一種放鬆,但這種負面的情緒,也會傳染給孩子,讓孩子在尚未進入社會的時候,就對工作失去了興趣,對未來失去了希望。
要做的事情:
父母要高度參與,分享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好的傾聽者,支持孩子興趣發展,介紹孩子認識生活中的導師….
言傳身教,從不是一句空話,想要培養孩子的目標感,就要從小事做起,不輕易壓抑孩子的興趣,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從小事中培養孩子的目標感,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幫孩子建立目標感,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使命,也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