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司機的經營哲學!他把開車當「事業」,一年養出300位固定乘客

在彰化高鐵站搭上計程車前往二林鎮,沿路的景色從 4 線道大馬路,慢慢變成寧靜少人煙的鄉間小路。車停在一座宮廟前,幾位白髮斑斑的地方長輩正在廟前廣場喝茶聊天,看到外來車停在此處,紛紛停下手邊動作,疑惑地望向我這外地人。我四處搜尋康世能大哥的身影,對面的三合院掛著招牌「大永社區食物銀行」,周邊除了幾棟簡單的民宅,只有一望無際的農田和果樹。

Sponsored link

「這裡!」聲音來自斜對面的鐵柵門旁,康大哥滿臉笑容地走來,他穿著紅色 polo 衫及藍色牛仔褲,及肩的長髮已白,卻是四散奔放,一身活力十足。眼前這位好似美國西部牛仔的人物,與我之前查看資料時,在雜誌封面上看到短髮、油頭、白襯衫、西裝的他,判若兩人!

康大哥向廣場的長輩們點頭招呼後,引我往鐵柵門方向走去,國小大門般的柵門還沒拉開,裡頭的黑土狗就興奮地搖著尾巴直撲而來。走進門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灑落在陽光下的三合院,灰色屋頂、藍色屋簷、黃色木門、紅色磚牆,配著白色石柱,正廳那仿青石的「京兆堂」以及護龍上金字紅木的牌匾鑲嵌於門上,雖是色彩繽紛的妝點,整體看來卻意外地融合,顯現出特殊的古意。

這裡是康大哥的家鄉,在台北打拚了將近 50 年,發現自己的視力開始退化時,他決定回鄉開農場圓夢,家鄉有高齡 102 歲的媽媽等著他,陪伴的時間是不能再等了。「我原本預計 55 歲開農場,後來生了兒子,所以延後 10 年,哈!我還問我兒子說,你可以自立了嗎?兒子說可以,我就回來了。」

月賺數十萬的人生第一高峰

康大哥是當年家鄉務農子弟中少數的大學生,畢業後他當過業務,之後幫助岳父經營紡織原料廠,負責外銷市場。台灣曾是世界知名的玩具王國,工廠專門製造玩具髮紗這項獨特產品,在 1980 年代經濟起飛時期,每個月平均營業額高達 600 多萬元。他才 30 多歲就累積了不少財富,10 年後便不再上班,靠著之前賺來的錢投資股市過生活,吃喝玩樂了 4 年。

直到某天,國小五年級的女兒拿著學校作業,困擾地問他:「爸爸,我要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父親』,但我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他本想回答「自耕農」,但這對在台北長大的孩子來說難以理解,於是就讓女兒寫「餐廳老闆」。他那時心想,已經玩 4 年了,不如找點事情做,於是頂下台北世貿中心附近的一家餐廳,真的當了餐廳老闆。

一開始餐廳人潮鼎沸,尤其位處市區精華地段,高階商務人士來往多,不僅營運狀況佳,人脈也累積豐盛,直到 1998 年基隆路地下道開通,人潮轉向,經濟命脈斷了,只好認賠賣掉餐廳,轉至中山北路一帶經營卡拉 OK 店。靠著過去的營運經驗與天生的商業頭腦,生意如日中天,越來越多朋友圍繞著他,出門吃喝玩樂常常都由他買單,有時一頓晚餐就花掉好幾萬元。

Sponsored link

2001 年發生 911 恐怖攻擊事件。美國證交所在當週緊急關閉,股市重啟後更是止不住的狂跌,台灣股市也受到波及,每天跌停板,讓一向大手大腳投資的康大哥幾千萬元的融資付諸流水。店關了,錢沒了,不僅負債滿滿,還有一家 6 口嗷嗷待哺。

他雖然崩潰、慌張又焦急,但他沒有時間思考,因為念研究所跟大學的三個女兒以及才十歲的兒子,總共十萬元的學費急著要繳,得趕緊四處籌錢。他先找過去跟他借錢的朋友,希望他們還錢,但是借出的錢總是很難再拿回來。

他想到幾個稱兄道弟的好友都相當富有,十萬元這個數字根本不放在眼裡,就像打水漂般無感,先跟他們借來讓孩子們繳學費註冊絕對沒問題,於是第一時間跑去找他的拜把兄弟。

「兄弟,我小孩要註冊,你可以借我十萬元嗎?」

對方一口回絕!

康大哥驚訝、生氣、失望、難過,沒有想到會借不到孩子的註冊費,更沒想到的是,幾十分鐘後,他接到對方的電話:「兄弟,我現在在酒店喝酒,你要不要過來?」

他聽了立馬掛上電話!

Sponsored link

「這什麼朋友,寧願把錢花在酒店,也不願意借給我幫孩子註冊。」他以為對這些朋友好,自己也會收到相同的回報,但這一刻才發現,「落魄到谷底的時候,你才知道誰是朋友。人是很現實的,錦上添花的很多,雪中送炭的沒有,沒有!」

於是,他決定切割過去所謂的「朋友」,「我刪掉他們的電話,但我號碼沒換喔!有情有義的就會打來,無情無義的就很清楚了。」果然,過往的朋友們沒再找他,他大澈大悟,一切從零開始。

人生轉折主動面對

康大哥 48 歲轉行當計程車司機,因為沒車,跟車行租車需繳一萬元的保證金,翻遍家裡所有抽屜挖出零錢,才終於湊足保證金,繳完保證金後拿著鑰匙準備開車去賺錢時,車行老闆說:「等一下,車子裡面沒有油,你要記得先去加油。」他摸摸口袋僅剩的 1000 元,心裡揪了一下,花 500 元加完油後,全身上下就只剩 500 元了。

靠這 500 元,他開啟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

他拚命用時間換錢,每天跑車 12 至 14 小時以上,但是當時幾個乘客最多的大據點,如台北車站、知名 KTV、大醫院……,都被勢力龐大的車行佔據,外車是無法靠近的。他每天只能漫無目標地在路上跑,隨機路邊招攬乘客賺取收入,但左手進右手出,生活大不如前,甚至入不敷出。

今非昔比,心情糟到極點時,他就開車到金山一帶的「跳石海岸」,看著大海,心想:「現在就兩條路,一條是跳下海去,一條是擦乾眼淚繼續衝。」為了家人,他選擇擦乾眼淚,對著大海大吼幾聲後,轉頭開車回到市區繼續打拚。

開始開車的那段日子,康大哥很怕遇到認識的人。某個夜晚,他在中山北路一帶找尋乘客,當車轉進一條窄小單行道時,他看到了一位他開卡拉 OK 店時很照顧他的大哥,剛好站在前面攔車。他第一時間想倒車逃走,但後方有車開進來,他沒有退路,「我要不就是關窗直接往前開走,要不就是拉下窗主動打招呼。」他沒時間多想,只能直覺反應。

Sponsored link

他拉下窗跟大哥打招呼:「大哥,你怎麼這麼晚還在這裡?」大哥驚訝地看著他,他直接說自己關了店,現在經濟狀況不好所以來開車。上車後,兩人聊了起來,得知大哥的父親過世,隔天是出殯日,他說:「大哥,您父親過世,我想說是不是去捻個香。」

大哥說:「好,走!」

車開到大哥家,他到靈堂前撚香致意後,大哥說了聲:「加油!」還給了他 500 元小費。他當下清醒過來,「其實都是一樣啊!開車也是過日子,跟上班時過日子一樣。這樣一想,整個人就放開了。」

「我知道,這關我過了。」他接著說:「最難過的往往都是自己那一關,看你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工作,若是不認同自己的工作,就會一直做不好。」從此,他面對司機這個職業有了不同的想法和態度。

70 元的魔法打造第二人生

康大哥每天早出晚歸,收入僅夠維持生計,開車半年後,也不敢讓父母知道,「我怕父母親在家鄉被取笑,兒子都念到大學了還去開計程車。」他心裡也很不服氣,「我書念那麼多,怎麼可以輸給計程車司機!」後來,他發現癥結在於自己很多本事都沒有拿出來用。「就像布袋戲中的怪老子,經常被人追著打,但其實他的功夫是最好的。因為學了太多功夫,一下忘記要用哪一招,才會總是挨打,打到最後,別人說,你怎麼沒有用那一招,他才想到拿出那一招,馬上就把對方打敗了。」這就是他悟得的怪老子哲學,並開始運用在工作中。

某天凌晨一點多,他到華西街夜市排班,剛停下不久,就看到有兩位外國人要搭車,頭兩班車的司機比手畫腳半天都無法溝通,輪到第三班車時,他主動上前說明可以幫忙翻譯,這時頭兩班司機跟他說:「你會講英文,這個讓你載。」

他立刻接手載這兩位外國乘客到飯店,「原來會英文,馬上就有生意了。」乘客要下車前,他開口:「你們是來玩的嗎?什麼時候回去?」一問之下,得知乘客隔天就要結束旅程前往機場,而且還沒有預約接駁車,於是他主動出擊,自我推薦安排明天的接送,乘客欣然答應。就這樣,他施展怪老子之前未出手的一招「英文」,他說:「我當時的英文也沒有很好,但沒想到我這樣的破英文也可以派上用場。」之後他只要遇到外國人,就會主動攀談增加練習機會,也開始印名片發送給乘客。

Sponsored link

「我那時想,一趟機場接送半小時就可以賺 1000 元,等於要在市區跑兩、三個小時,我不如好好經營這條線。」於是,怪老子的第二招出現了!他將過往開店時成本估算以及客群關懷的經驗投入在計程車的經營上,開始專注高消費的商務客群,並特意到各大型辦公大樓前候客。開車一年後,他已擁有 300 位固定乘客,其中不乏多家公司高階經理人。

因為乘客多,需求也多元,康大哥覺得車隊擁有符合各式乘客需求的硬體,加上管理完善,司機都穿著體面的制服,所以開車一年多後加入車隊。「會開計程車的人,一種是不甘願但又不得不來開,一種是自願來開,但照著父執輩的傳統做法,他們講話雖然大聲,看起來很兇,但都是善意的。比起我以前看過的那些人,表面上跟你 90 度鞠躬,轉個身,馬上在背後說你壞話,實在好太多了。」他覺得許多司機內在知識不足,所以他主動自發地號召訓練,傳授自己的開車心法。每天和幾位願意一起學習的司機約在咖啡廳,利用下午一點半的用餐時段,一來讓餐廳做第二輪生意,二來司機可以在休息之餘,互相交流。

「我要求他們用餐後休息 30 分鐘,因為吃完飯血糖會上升,開車容易恍神,並不安全。在這段時間可以用來學習,我在旁邊提點,修正他們的想法跟做法。」他將自身經歷和多樣的怪老子招式分享給其他司機,「要獲得客人的信任,到最後變成朋友,甚至家人。」

康大哥最常傳達一個觀念:「要先認同自己的職業,你才會有熱情,做什麼、像什麼,把事情做好就對了。」他觀察到,「有些司機覺得自己以前是老闆,現在幫人家開車,從事低階的服務工作,一口氣吞不下去,這樣工作怎麼都做不好,而且常會跟客人吵架。」

〈把 70 元變 7000 元的魔法運將〉就是他成為《天下雜誌》封面故事的標題,他說:「70 元是計程車的起跳價,我們的作為將決定後面的價值,有些司機載到短程客人就變臉,等於失去了下一次的機會。我很喜歡一首歌的歌名『但是又何奈』,我改為『等一下又如何』,很多司機都不喜歡等,覺得等就是浪費時間,但你多等一下,後面賺到的價值,可能還更多。」

開了 17 年的計程車,康大哥不僅切身實踐了職業不分貴賤的精神,更努力轉變社會大眾對這個職業的看法,讓司機們重新定位自己。

(Visited 306 times, 1 visits today)